钢琴声如天籁,奏出心中最柔软的歌谣;钢琴声如涧溪,蜿蜿蜒蜒、百折千回;钢琴声如心声,它诠释着弹奏者内心的波澜起伏和心路历程;钢琴声如泉水,行云流水般从指间倾泻而下,配合着心的律动,静默地溶入血液。波兰波兹南音乐学院现任钢琴系教授及国际办公室负责人彼得·什霍夫斯基教授,于4月28日晚19:30时在我校陶然楼音乐厅隆重登场,为我校师生和钢琴爱好者带来了一场钢琴艺术盛会。本场演奏会由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和烟台金斯波格钢琴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

彼得·什霍夫斯基教授(Piotr Szychowski),为现任波兰波兹南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及国际办公室负责人。在Waldemar Andrzejewski教授指导下,彼得·什霍夫斯基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波兹南帕德莱夫斯基音乐学院学士学位。之后顺利考入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继续深造,师从著名钢琴家赖纳·贝克尔(Rainer Becker),并于2009年获得艺术博士学位。
音乐会分上下两场,上半场选取了6首肖邦钢琴曲。音乐会首先由《A大调波兰舞曲Op.40 no.1 “军队”》拉开序幕,这首以“军队”而著名的波洛涅兹,具有英雄凯旋性的进行曲和欢欣鼓舞的节日庆典乐曲的性质,这是肖邦所有波兰舞曲中最为流行的一首。乐曲的第一、第二主题的旋律,具有极为豪放、勇敢的军队性格。采用三部曲式,生气蓬勃的快板。彼得·什霍夫斯基教授刚劲有力地弹着,表现出了军队高昂坚定的情绪。中间部主题犹如威武嘹亮的军号声及其在大地回荡的回声,是第一部分乐思的发展。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整再现,最后在令人振奋的热烈情绪中结束全曲。接着又带来了两首钢琴曲《C小调夜曲Op.48 no.1》肖邦的夜曲时而幽静恬淡,时而沉郁哀愁,它们都有着充实的情感、丰富的思想和多彩的织体;《C小调练习曲Op.10 no.12 “革命”》让我们感受到了作曲家心中的怒火在急风暴雨般的音流中燃烧,也听到了肖邦痛苦的呐喊和哭泣;《升c小调圆舞曲Op.64 no.2》一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其节奏近似玛祖卡舞曲,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抒情诗。在看似优美的旋律下面,隐藏着肖邦抑郁、彷徨、憧憬、感叹等复杂心;《降D大调圆舞曲“小狗”》,又名“一分钟圆舞曲”Minute Waltz,非常活泼和连贯,肖邦把小狗的这个可爱的动态用音乐表现出来,展现出了彼得·什霍夫斯基教授平滑流畅的指尖技巧,以及此曲的趣味;彼得·什霍夫斯基教授用他独特的理解给我们带来了《升c小调第三谐谑曲Op.39》,谐谑曲是肖邦的钢琴作品中极具特色的体裁,肖邦也将谐谑曲带到了新的高度。

下半场,选取4首世界名曲。首先是彼得·什霍夫斯基教授给我们带来了轻盈、飞快风格的“四首玛祖卡Op.33:升g小调、C大调、D大调、b小调”;《f小调幻想曲》所谈及着肖邦自己的显示生活,颇有戏剧性的重大事件;肖邦作品34号包含有3首“华丽圆舞曲”。这首《降A大调华丽圆舞曲Op.34 no.1》由四段及序奏、尾声组成,序奏速度很快,第一主题有回转的运动感,第二段中仿佛能看到衣裙随着舞蹈团团掀起,第三主题雄壮威武,第四主题非常迷人,最后的尾声是光辉而灿烂的;最后一首《降A大调波兰舞曲Op.53 “英雄”》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简直就是一首波澜壮阔的交响诗,展现出了彼得·什霍夫斯基教授娴熟的演奏技巧和对音乐充满激情的领悟力,获得了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琴声如自然,不经雕琢、质朴浑然;琴声如美玉,温润柔和,贴近心灵。彼得·什霍夫斯基教授的精彩演出让在场的观众在音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在钢琴的世界里,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带给我们纯净的音乐享受!(通讯员: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