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阿宫腔表演人才培训》系列报道│名师为学员作精彩报告

    日期:2024-07-27来源: 作者:高立雄关注:

    7月27日上午  《阿宫腔表演人才培训》项目全体学员前往渭南市秦腔剧团责任有限公司观摩大型秦腔现代剧《根据地》的排练,此剧曾荣获陕西省最高艺术综合奖“文华大奖”。首先,师生们聆听了该剧的创作背景与创排演出情况,该剧由渭南市秦腔剧团和富平阿宫团联袂创作演出,青年编剧齐胜利和杨海取材于党益民长篇小说《根据地》编写的。

    富平军旅作者党益民历经十年五易其稿,以文学书写了一部中国红色历史《根据地》,这本优秀长篇小说立足史实,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是一部从照金到南梁的红色传奇,一幅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史诗。

    随后,师生们到剧场排练厅,观摩了该剧的排练,近距离的观看该剧主要片段的表演,感受了艺术家们潇洒飘逸的台风和富有韵味的唱腔,把老一辈革命家的英武气概阐释得淋漓尽致。同时本次《阿宫腔表演人才培训》项目的几位学员也饰演了该剧中的一些角色。

    在观摩中师生们被该剧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和故事情节深深感动,更感受到了秦腔艺术的极大魅力,感受到了新的艺术元素与古老秦腔融合迸发出的新生命和立志为阿宫腔艺术发展不断努力学习的认识,最后,全体师生向艺术家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和热烈的掌声。

    727日下午,渭南师范学院贠红阳副教授为《阿宫腔表演人才培训》项目学员作专题讲座。本次讲座贠老师通过两章四小节的内容安排,为学员进行戏剧基础表演理论的讲解与探讨。

     

    首先,从戏曲艺术总论和概念开讲,并从其发展与起源、表演形式、剧本和剧情、观众和演出场所、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戏曲与戏剧的关系与区别;再从戏曲的内涵、曲牌、调式、类型等方面讲解了戏曲艺术的特征。接着讲授了戏曲艺术的特征的具体体现,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在虚拟性中指出了物体、情绪、道具、时空、剖像、显像七种虚拟手法,在程式化中指出戏曲程式一般分为:自报家门、跑龙套、跑圆场、搭架子、打背弓、耍下场、抄过场、对子、抬轿、档子、亮相、走边、起霸、趟马等。

    在第二章戏剧表演理论中,重点介绍了戏剧表演的三大派别:体验派、方法派和表现派。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再到梅兰芳,贠老师讲解了各大派别的艺术主张和美学原则。在讲解中贠老师还和学员展开了互动环节,用几个不同的词语与肢体动作,分别让学员运用不同的戏剧理论表演出来,并展开探讨,为阿宫腔表演人才培训的学员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使学员对于戏剧表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学员今后阿宫腔的表演提供了开阔的视野。

    上一条: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阿宫腔表演人才培训》系列报道│项目组学员赴咸阳、西安学习开展实践观摩学习 下一条: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阿宫腔表演人才培训》系列报道│项目中期成果汇报演出与陕西地方戏曲剧种人才培养路径专题研讨会成功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