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舞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教师教育类专业用)
所属学院:音乐学院 学科门类:艺术学
专业大类:音乐舞蹈学 专业代码:130205
适用年级:2022级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新时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需求,立足渭南、面向陕西、辐射全国,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坚定的从教信念,系统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舞蹈教育、排练、创作等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协作精神、终身学习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师范专业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在中小学、少年宫、文化馆等机构从事舞蹈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定位:立足渭南,面向陕西,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事舞蹈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定位:做强师范教育特色,做优国际合作办学,做精优势应用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校发展定位:到2025年,建成师范特色鲜明的地方一流大学,到2035年,建成特色鲜明的西部一流师范大学,到2050年,建成特色鲜明的西部一流大学。
本专业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重视师范生职业能力、素质结构与发展潜质,反映了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了本专业培养目标内涵,具体可分解为四个层面:
目标1:立德有成。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扎根基层,乐于奉献;坚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遵纪守法,克己敬业;具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政治觉悟和艺术品位,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做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的人民教师。
目标2:施教有法。具备舞蹈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舞蹈教学实践;熟悉学情,因材施教;具有良好的舞蹈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掌握相关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自主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善于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关注舞蹈学科课程改革的发展态势,能够遵照课程标准开展课堂教学,指导课外学习活动;教育教学能力较强,能够胜任中小学舞蹈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标3:育人有方。秉持全面育人,科学育人;重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舞蹈教育教学活动,善于将舞蹈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品德养成有机结合;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具备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善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疏导,做学生全面发展的知心人。
目标4:发展有续。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比较明晰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舞蹈学科专业素养;跟踪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特别是舞蹈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善于反思,能够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成长为区域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二、毕业要求
总体表述:本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基础教育舞蹈学科优秀教师的师德规范和艺术情怀,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舞蹈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学生应该既重视专业的“工具性”,又强化专业的“艺术性”,达到“能跳”“会编”“善教”“可发展”的基本要求。
指标1:师德规范。爱党爱国,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知识,牢固树立、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为人师表,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熟悉教育法规,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指标2:教育情怀。克己敬业,扎根基层,热爱基础教育,乐于奉献。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重视发挥舞蹈优势,自觉承担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指标3:学科素养。掌握舞蹈学科的基本性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关注舞蹈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具备较好的文艺鉴赏能力、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具备从事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的能力。具有一定跨学科知识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指标4:教学能力。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及不同学段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开展混合式教学。善于开展教学研究,具备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指标5:班级指导。贯彻德育为先原则。系统掌握班级建设与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策略与方法,能够胜任中学班主任工作。深入了解不同时期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能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指标6:综合育人。发挥舞蹈及相关学科的育人功能,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能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指标7:学会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关注舞蹈学科前沿动态,对自身教师职业进行合理规划。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舞蹈教学中的问题。
指标8:沟通合作。准确把握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具备一定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与矛盾。具备团队协作意识,乐于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与经验,促进共同发展。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 |
培养目标 1 |
培养目标 2 |
培养目标 3 |
培养目标 4 |
毕业要求 1 |
√ |
|
√ |
|
毕业要求 2 |
√ |
|
|
√ |
毕业要求 3 |
|
√ |
√ |
√ |
毕业要求 4 |
|
√ |
√ |
√ |
毕业要求 5 |
√ |
|
√ |
|
毕业要求 6 |
√ |
|
√ |
|
毕业要求 7 |
|
√ |
|
√ |
毕业要求 8 |
|
|
√ |
√ |
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及对应教学环节
专业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主要支撑课程、支撑环节 |
1.[师德规范] 爱党爱国,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知识,牢固树立、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为人师表,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熟悉教育法规,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
1.1政治信念:爱党爱国,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知识。牢固树立、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道德与法治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4.形势与政策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教师教育课程 1.中学教育学基础 2.德育与班级管理 三、实践教学环节 1.军事理论 2.军事训练 3.劳动教育 |
1.2职业道德: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为人师表,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道德与法治 2.大学体育(1) 二、专业必修课程 1.创新创业基础 三、教师教育课程 1.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 2.现代教育技术 3.中学舞蹈教学专题 4.器乐I 5.器乐Ⅱ 四、实践教学环节 1.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咨询 2.教育实习 3.教学研习 |
2.[教育情怀] 克己敬业,扎根基层,热爱基础教育,乐于奉献。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重视发挥舞蹈学科优势,自觉承担弘扬优秀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历史使命。 |
2.1教育使命: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从教意愿,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扎根基层,乐于奉献。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大学体育(2) 2.大学体育(3) 3.大学体育(4)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5.形势与政策 二、教师教育课程 1.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 2.中小学音乐欣赏 3.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演唱 4.素质教育舞蹈课 5.舞蹈学科教学论 6.现代舞II 7.现代舞I 三、实践教学环节 1.教育实习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3.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 4.教育见习 |
2.2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具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坚持因材施教、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教学与关注社会相统一。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专业必修课程 1.中国现当代舞蹈史 三、教师教育课程 1.中学教育学基础 2.教育心理学 3.中学生心理辅导 4.音乐基础与鉴赏 5.美术基础与鉴赏 6.外国舞蹈史II 7.中小学音乐教材演奏与指挥 四、实践教学环节 1.第二课堂 2.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3.劳动教育 |
2.3文化传承:善于发挥舞蹈学科优势,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弘扬优秀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增强中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中小学生文化自信。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道德与法治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大学英语(1) 4.大学英语(2) 5.大学英语(3) 6.大学英语(4) 二、学科基础课程 1.舞蹈素质Ⅰ 2.中国民族民间舞Ⅱ 3.中国民族民间舞Ⅰ 三、专业必修课程 1.中国现当代舞蹈史 2.中国古典舞Ⅱ 3.中国民族民间舞Ⅲ 4.中国民族民间舞Ⅳ 5.中国民族民间舞Ⅴ 6.芭蕾基训Ⅵ 7.舞蹈概论 8.舞蹈解剖学 9.外国舞蹈史 10.剧目排练 11.少数民族舞蹈 12.秦东民间舞蹈与音乐 13.舞蹈欣赏 四、教师教育课程 1.中学舞蹈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2.中学舞蹈教学专题 五、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必读书目阅读 |
3.[学科素养] 掌握舞蹈学科的基本性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关注舞蹈学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具备较好的舞蹈鉴赏能力、较强的舞蹈表演能力,具备从事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的能力。具有一定跨学科知识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
3.1专业素养:系统掌握舞蹈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舞蹈功底和良好的舞蹈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舞蹈理论和中外舞蹈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创新创业基础 二、学科基础课程 1.芭蕾基训Ⅰ 2.芭蕾基训Ⅱ 3.中国古典舞身韵Ⅰ 4.舞蹈素质 5.中国古典舞Ⅰ 6.舞蹈技巧 7.中国民族民间舞Ⅰ 8.中国民族民间舞Ⅱ 9.中国古代舞蹈史 三、专业必修课程 1.中国民族民间舞Ⅲ 2.中国民族民间舞Ⅳ 3.中国民族民间舞Ⅴ 4.芭蕾基训Ⅲ 5.芭蕾基训Ⅳ 6.芭蕾基训Ⅴ 7.舞蹈概论 8.中国古典舞Ⅱ 9.中国现当代舞蹈史 10.舞蹈解剖学 11.外国舞蹈史Ⅰ 12.外国舞蹈史Ⅱ 13.乐理与视唱 14.中小学音乐欣赏 15.少数民族舞蹈 16.秦东民间舞蹈与音乐 17.素质教育舞蹈课 18.西北特色舞蹈 19.舞蹈学科教学论 20.现代舞I 21.舞蹈编导II 22.舞蹈编导I 23.少儿舞蹈编创 四、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必读书目阅读 2.毕业论文 |
3.2学科素养:了解舞蹈教育教学前沿知识,关注舞蹈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态,初步具有指导舞蹈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
一、学科基础课程 1.芭蕾基训Ⅰ 2.芭蕾基训Ⅱ 3.中国古典舞身韵Ⅱ 4.舞蹈素质 5.中国古代舞蹈史 6.舞蹈技巧Ⅱ 二、专业必修课程 1.中国民族民间舞Ⅲ 2.中国民族民间舞Ⅳ 3.中国民族民间舞Ⅴ 4.芭蕾基训Ⅲ 5.芭蕾基训Ⅳ 6.芭蕾基训Ⅴ 7.舞蹈概论 8.中国古典舞Ⅱ 9.舞蹈解剖学 10.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演唱 11.中小学音乐教材演奏与指挥 12.剧目排练 13.外国代表性舞蹈 14.现代舞II 三、教师教育课程 1.舞蹈学科教学论 2.中学舞蹈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3.中学舞蹈教学专题 |
3.3通识素养:了解历史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学科知识,具有一定外语和文献检索等工具性知识,具备较好的综合应用能力。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大学英语(1) 2.大学英语(2) 3.大学英语(3) 4.大学英语(4) 5.信息技术素养(文) 6.大学体育(1) 7.大学体育(2) 二、学科基础课程 1.芭蕾基训Ⅰ 2.中国古典舞身韵Ⅰ 3.舞蹈素质Ⅰ 4.中国古典舞Ⅰ 5.舞蹈技巧 6.中国民族民间舞Ⅰ 7.中国古代舞蹈史 8.中国民族民间舞Ⅱ 三、专业必修课程 1.舞蹈概论 2.中国古典舞Ⅱ 3.中国现当代舞蹈史 4.舞蹈解剖学 5.外国舞蹈史Ⅰ 6.外国舞蹈史Ⅱ 7.器乐I 8.器乐Ⅱ 四、实践教学环节 1.军事理论 |
4.[教学能力]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及不同学段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开展混合式教学。善于开展教学研究,具备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
4.1教学理念: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并善于用之于教育教学实践。把握相应学段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依据中学舞蹈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信息技术素养(文) 二、学科基础课程 1.芭蕾基训Ⅰ 2.舞蹈素质 三、专业必修课程 1.舞蹈概论 2.中国古典舞Ⅱ 3.中国现当代舞蹈史 4.舞蹈解剖学 5.芭蕾基训Ⅲ 6.芭蕾基训Ⅳ 7.舞蹈编导II 8.舞蹈编导I 9.少儿舞蹈编创 四、教师教育课程 1.教育心理学 2.舞蹈学科教学论 3.中学舞蹈教学专题 4.心理学基础 5.中学教育学基础 6.中学生心理辅导 7.现代教育技术 8.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 五、实践教学环节 1.教育见习 |
4.2教学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基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初步具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技能,能有效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信息技术素养(文) 2.大学体育(1) 3.创新创业基础 二、专业必修课程 1.舞蹈概论 2.中国古典舞Ⅱ 3.中国现当代舞蹈史 4.创新创业基础 5.舞蹈技巧Ⅱ 6.西北特色舞蹈 7.舞蹈欣赏 三、教师教育课程 1.现代教育技术 四、实践教学环节 1.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2.教育实习 3.第二课堂 |
4.3教学研究:养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意识,能够围绕教学实践开展研究,善于发现问题,深入探索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二、学科基础课程 1.中国古典舞Ⅱ 2.中国民族民间舞Ⅰ 3.中国民族民间舞Ⅱ 三、专业必修课程 1.中国民族民间舞Ⅲ 2.中国民族民间舞Ⅳ 3.中国民族民间舞Ⅴ 4.芭蕾基训Ⅲ 5.芭蕾基训Ⅳ 6.芭蕾基训Ⅴ 7.舞蹈概论 8.中国古典舞Ⅱ 9.中国现当代舞蹈史 10.舞蹈解剖学 11.外国舞蹈史Ⅰ 12.外国舞蹈史Ⅱ 13.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演唱 14.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演奏与指挥 15.乐理与视唱 16.外国代表性舞蹈 17.少数民族舞蹈 18.素质教育舞蹈课 19.舞蹈学科教学论 20.现代舞II 21.现代舞I 四、教师教育课程 1.中学舞蹈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2.现代教育技术 3.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 4.中国古典舞身韵Ⅱ 五、实践教学环节 1.教育研习 |
5.[班级指导] 贯彻德育为先原则。系统掌握班级建设与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策略与方法,能够胜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深入了解不同时期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能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
5.1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中学德育的原理、策略和方法以及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征,能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教师教育课程 1.德育与班级管理 三、实践教学环节 1.教育见习 2.教育实习 |
5.2班级建设:掌握中小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教育活动组织的方法,具有与学生、家长、社区等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能够合理分析解决教学与管理实践相关问题。 |
一、教师教育课程 1.德育与班级管理 2.音乐基础与鉴赏 3.美术基础与鉴赏 4.教育心理学 二、实践教学环节 1.教育实习 2.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3.教育见习 4.教学研习 |
5.3学生指导:积极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引导。 |
一、教师教育课程 1.中学生心理辅导 2.德育与班级管理 3.心理学基础 二、实践教学环节 1.劳动教育 |
6.[综合育人] 发挥舞蹈及相关学科的育人功能,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能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
6.1学科育人:依据舞蹈及相关学科的育人特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品德养成的有机结合,善于营造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的氛围,在多途径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道德与法治 2.大学体育(2) 3.大学体育(3) 4.创新创业基础 二、学科基础课程 1.中国古代舞蹈史Ⅰ 2.舞蹈素质Ⅰ 3.芭蕾基训Ⅰ 4.芭蕾基训Ⅱ 三、专业必修课程 1.中国民族民间舞Ⅲ 2.中国民族民间舞Ⅳ 3.中国民族民间舞Ⅴ 4.芭蕾基训Ⅲ 5.芭蕾基训Ⅳ 6.芭蕾基训Ⅴ 7.舞蹈概论 8.中国古典舞身韵Ⅱ 9.中国现当代舞蹈史 10.舞蹈解剖学 11.外国舞蹈史Ⅰ 12.外国舞蹈史Ⅱ 13中国古典舞Ⅱ 14.乐理与视唱 15.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演唱 16.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演奏与指挥 17.中小学音乐欣赏 18.器乐I 19.外国代表性舞蹈 20.秦东民间舞蹈与音乐 21.素质教育舞蹈课 22.舞蹈编导I 23.舞蹈编导II 24.器乐 II 四、教师教育课程 1.舞蹈学科教学论 |
6.2活动育人: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和谐身心,健康成长。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大学体育(4) 2.形势与政策 3.中国古代舞蹈史 4.西北特色舞蹈 5.现代舞II 6.现代舞I 7.少儿舞蹈编创 二、教师教育课程 1.德育与班级管理 2.音乐基础与鉴赏 3.美术基础与鉴赏 三、实践教学环节 1.劳动教育 2.第二课堂 3.军事训练 4.军事理论 5.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 |
7.[学会反思]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关注舞蹈学科前沿动态, 对自身教师职业进行合理规划。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舞蹈教学中的问题。 |
7.1终身学习:制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树立终身发展理念,养成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良好习惯。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大学英语(1) 2.大学英语(2) 3.大学英语(3) 4.大学英语(4) 二、学科基础课程 1.芭蕾基训Ⅰ 2.中国民族民间舞Ⅱ 3.中国古典舞身韵Ⅰ 4.中国古典舞Ⅰ 5.乐理与视唱 6.中小学音乐欣赏 7.器乐Ⅰ 8.剧目排练 9.外国代表性舞蹈 10.舞蹈欣赏 11.器乐Ⅱ 二、教师教育课程 1.中学教育学基础 三、专业必修课程 1.创新创业基础 2.舞蹈概论 四、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必读书目阅读 2.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 3.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4.军事训练 |
7.2创新教学: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掌握中小学舞蹈教改动态,及时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形势与政策 2.中国古代舞蹈史 3.秦东民间舞蹈与音乐 4.舞蹈学科教学论 5.舞蹈欣赏 6.舞蹈编导I 7.舞蹈编导II 8.少儿舞蹈编创 9.创新创业基础 二、教师教育课程 1.中学舞蹈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2.舞蹈学科教学论 三、实践教学环节 1.教学研习 2.毕业论文 |
7.3教学反思: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素养,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诊断,提出改进思路。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学科基础课程 1.芭蕾基训Ⅰ 2.中国民族民间舞Ⅱ 3.中国古典舞Ⅰ 4.舞蹈素质 5.芭蕾基训Ⅱ 6.舞蹈技巧Ⅱ 7.西北特色舞蹈 8.舞蹈解剖学 三、专业必修课程 1.中国民族民间舞Ⅲ 2.中国民族民间舞Ⅳ 3.中国民族民间舞Ⅴ 4.芭蕾基训Ⅲ 5.芭蕾基训Ⅳ 6.芭蕾基训Ⅴ 7.舞蹈概论 8.中国古典舞Ⅱ 9.中国现当代舞蹈史 10.舞蹈解剖学 11.外国舞蹈史Ⅰ 四、教师教育课程 1.中学舞蹈教学专题 2.中学舞蹈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3.教育心理学 五、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必读书目阅读 2.毕业论文 |
8.[沟通合作] 准确把握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具备一定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与矛盾。具备团队协作意识,乐于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与经验,促进共同发展。 |
8.1沟通能力: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学会聆听,发表意见,进行汇总。涵养亲和力和包容心,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与同事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信息技术素养(文) 4.大学英语(1) 5.大学英语(2) 6.大学英语(3) 7.大学英语(4) 8.大学体育(3) 9.大学体育(4) 10.创新创业基础 二、学科基础课程 1.中国古典舞Ⅰ 2.中国古代舞蹈史 3.舞蹈技巧Ⅱ 4.剧目排练 三、专业必修课程 1.舞蹈概论 四、教师教育课程 1.心理学基础 2.中学生心理辅导 3.德育与班级管理 五、实践教学环节 1.第二课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8.2合作能力: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策略,了解中小学教育团队协作的类型和方法,具有开展小组互动、合作学习的能力。 |
一、学科基础课程 1.芭蕾基训Ⅰ 2.芭蕾基训Ⅱ 3.中国民族民间舞Ⅰ 4.中国民族民间舞Ⅱ 二、专业必修课程 1.创新创业基础 2.舞蹈概论 三、教师教育课程 1.中学教育学基础 2.现代教育技术 3.中国古典舞身韵Ⅱ 四、实践教学环节 1.教育见习 2.教育实习 3.劳动教育 4.军事训练 5.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 |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在校学习时间可为4-6年。修满167学分,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音乐与舞蹈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芭蕾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舞蹈技巧、舞蹈编导、现代舞、中外舞蹈史、外国代表性民间舞、舞蹈概论、舞蹈解剖学、乐理与视唱、舞蹈学科教学论、中学舞蹈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见习、毕业实习、研习、专业必读书目阅读、社会实践和调查、毕业论文、劳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学科竞赛、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舞蹈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其中:
⒈毕业实习14周,安排在第7学期。学生根据具体实习内容填写“毕业生实习考核表”,写出实习总结并进行课堂教学汇报展示。
⒉军事训练2周,安排在第1学期。
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8周,安排在第7-8学期。毕业论文选题导向在中小学舞蹈教学等领域。
⒋社会调查不少于2次,分别安排在第一、二、三学年暑假。
⒌教育见习、研习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安排,累计时长不少于4周。
实践教学过程与目标
内容 过程 指标 |
认知 |
体验 |
践行 |
养成(目标) |
践行师德 |
师德规范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走进学校 拜访名师 名师讲堂 校园文化活动 |
调查报告 心得体会 |
熟悉规范 |
教育情怀 |
教育学 心理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
走进学校 拜访名师 名师讲堂 校园文化活动 |
调查报告 心得体会 |
献身教育 |
学会教学 |
学科素养 |
舞蹈骨干课 专业选修课 |
早晚功训练 专业比赛 大艺团舞蹈团演出 社会实践演出 |
学科竞赛 调查报告 大创项目 |
知识扎实 |
教学能力 |
中学舞蹈教学法等公共选修课 |
走进课堂 学习案例 名师讲堂 |
学科竞赛 微格教学 教育实习 |
业务熟练 |
学会育人 |
班级管理 |
德育与班级管理 中学班主任工作 |
走进课堂 学习案例 校园文化活动 |
学科竞赛 设计主持班会 |
精于管理 |
综合育人 |
中学班主任工作 |
走访家庭 走访学生 校园文化活动 |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
德育为先 |
学会发展 |
学会反思 |
舞蹈骨干课 专业选修课 |
读书笔记 教学评价 |
读书笔记 教学评价 毕业论文 |
自我反思 |
沟通合作 |
公共选修课等 |
拓展训练 跨文化交流 校园文化活动 |
宿舍家园 小组活动 协助家访 |
善于交流 |
七、主要课程(环节)与培养规格对应矩阵
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
|
毕业要求 |
师德 规范 |
教育 情怀 |
学科 素养 |
教学 能力 |
班级 指导 |
综合 育人 |
学会 反思 |
沟通 合作 |
类别 |
课程名称 |
1- 1 |
1- 2 |
2-1 |
2-2 |
2-3 |
3-1 |
3-2 |
3-3 |
4-1 |
4-2 |
4-3 |
5-1 |
5-2 |
5-3 |
6- 1 |
6- 2 |
7- 1 |
7- 2 |
7- 3 |
8- 1 |
8- 2 |
公共基础课程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H |
H |
M |
M |
|
|
|
|
|
|
|
L |
|
|
|
|
|
|
|
M |
M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
|
|
|
|
|
L |
|
|
|
M |
|
|
|
|
|
|
L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H |
|
|
|
|
|
|
M |
|
|
|
|
|
|
|
|
|
H |
|
M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
H |
H |
|
|
|
|
|
M |
|
|
|
|
|
|
|
|
|
L |
|
|
M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H |
|
|
|
|
M |
|
|
|
|
|
|
|
|
|
|
|
|
M |
M |
|
劳动教育 |
|
|
M |
|
|
|
|
|
|
|
|
|
|
|
|
H |
|
|
|
L |
|
国家安全教育 |
|
M |
|
|
M |
H |
|
|
|
|
|
|
|
|
|
|
|
|
|
|
|
形势与政策 |
H |
|
M |
|
|
|
|
|
|
|
|
|
|
|
|
H |
|
L |
|
|
|
大学英语(1) |
|
|
|
|
H |
|
|
M |
|
|
|
|
|
|
|
|
M |
|
|
L |
|
大学英语(2) |
|
|
|
|
H |
|
|
M |
|
|
|
|
|
|
|
|
M |
|
|
L |
|
大学英语(3) |
|
|
|
|
M |
|
|
M |
|
|
|
|
|
|
|
|
H |
|
|
M |
|
大学英语(4) |
|
|
|
|
M |
|
|
H |
|
|
|
|
|
|
|
|
H |
|
|
M |
|
大学体育(1) |
|
M |
|
|
|
|
|
M |
|
M |
|
|
|
|
M |
|
|
|
|
|
|
大学体育(2) |
|
|
H |
|
|
|
|
M |
|
M |
|
|
|
|
H |
|
|
|
|
|
|
大学体育(3) |
|
|
H |
|
|
|
|
|
|
M |
|
|
|
|
H |
|
|
|
|
L |
|
大学体育(4) |
|
|
H |
|
|
|
|
|
|
M |
|
|
|
|
|
H |
|
|
|
L |
|
创新创业基础 |
|
|
|
|
|
M |
|
|
|
H |
|
|
|
|
L |
|
|
M |
|
H |
|
信息技术素养(文) |
|
|
|
|
|
|
|
|
|
H |
|
|
|
|
|
M |
H |
|
L |
|
|
学科基础课程 |
芭蕾基训Ⅰ |
|
|
|
|
|
H |
M |
|
|
|
|
|
|
|
L |
|
|
|
M |
|
|
芭蕾基训Ⅱ |
|
|
|
|
|
H |
M |
|
|
|
|
|
|
|
L |
|
|
|
M |
|
|
中国古典舞身韵Ⅰ |
|
|
|
|
|
H |
M |
|
M |
|
|
|
|
|
|
|
L |
|
|
|
|
中国古典舞Ⅰ |
|
|
|
|
|
H |
M |
|
M |
|
|
|
|
|
|
|
L |
|
|
|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Ⅰ |
|
|
|
|
|
H |
|
M |
|
|
M |
|
|
|
|
|
|
|
|
|
L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Ⅱ |
|
|
|
|
|
H |
|
M |
|
|
H |
|
|
|
|
|
|
|
|
|
L |
舞蹈素质Ⅰ |
|
|
|
|
|
M |
|
H |
|
|
|
|
|
|
L |
|
|
|
M |
|
|
中国古代舞蹈史 |
|
|
|
|
|
|
H |
|
|
|
|
|
|
|
M |
L |
|
L |
|
|
|
舞蹈技巧Ⅱ |
|
|
|
|
|
|
M |
|
|
H |
|
|
|
|
|
|
|
|
M |
L |
|
教师教育课程 |
心理学基础 |
|
|
|
|
|
|
|
|
M |
|
|
|
|
L |
|
|
|
|
M |
H |
|
中学生心理辅导 |
|
|
|
M |
|
|
|
|
L |
|
|
|
|
H |
|
|
|
|
|
H |
|
中学 教育学基础 |
M |
|
|
H |
|
|
|
|
M |
|
|
|
|
|
|
|
L |
|
|
|
M |
现代教育 技术 |
|
M |
|
|
|
|
|
|
|
H |
M |
|
|
|
|
|
|
|
|
|
M |
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 |
|
|
M |
|
|
|
|
|
L |
|
M |
|
|
|
|
|
|
|
|
|
|
教育心理学 |
|
|
|
H |
|
|
|
|
H |
|
|
|
L |
|
|
|
|
|
M |
|
|
德育与班级管理 |
M |
|
|
|
|
|
|
|
|
|
|
H |
H |
|
|
|
|
|
|
M |
|
大学语文 |
|
|
|
L |
|
|
|
|
|
|
|
|
M |
|
|
H |
M |
|
|
|
|
中学舞蹈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
|
|
|
L |
|
H |
|
|
|
H |
|
|
|
|
|
|
|
M |
|
|
中学舞蹈教学专题 |
|
|
|
|
L |
|
H |
|
M |
|
|
|
|
|
|
|
|
|
H |
|
|
芭蕾基训Ⅲ |
|
|
|
|
|
H |
M |
|
L |
|
|
|
|
|
M |
|
|
|
|
|
|
芭蕾基训Ⅳ |
|
|
|
|
|
H |
M |
|
M |
|
|
|
|
|
L |
|
|
|
|
|
|
中国古典舞身韵Ⅱ |
|
|
|
|
|
|
H |
|
|
|
M |
|
|
|
M |
|
|
|
|
|
L |
|
中国古典舞Ⅱ |
|
|
|
|
|
|
M |
|
|
|
M |
|
|
|
L |
|
|
|
H |
|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Ⅲ |
|
|
|
|
|
H |
M |
|
|
|
M |
|
|
|
L |
|
|
|
|
|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Ⅳ |
|
|
|
|
|
H |
|
|
|
|
M |
|
|
|
L |
|
|
|
H |
|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Ⅴ |
|
|
|
|
|
H |
|
|
|
|
M |
|
|
|
H |
|
|
|
M |
|
|
舞蹈概论 |
|
|
|
|
L |
M |
|
|
|
|
M |
|
|
|
|
|
|
|
|
M |
|
中国现当代舞蹈史 |
|
|
|
|
M |
M |
|
|
|
|
|
|
|
|
L |
|
|
|
H |
|
|
舞蹈解剖学 |
|
|
|
|
|
H |
M |
|
|
|
L |
|
|
|
|
|
|
|
H |
|
|
外国舞蹈史Ⅱ |
|
|
|
L |
|
M |
|
M |
|
|
|
|
|
|
M |
|
|
|
|
|
|
乐理与视唱 |
|
|
|
|
|
M |
|
|
|
|
H |
|
|
|
M |
|
M |
|
|
|
|
中小学音乐欣赏 |
|
|
M |
|
|
M |
|
|
|
|
|
|
|
|
H |
|
M |
|
|
|
|
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演唱 |
|
|
|
|
|
|
H |
|
|
|
H |
|
|
|
M |
|
|
M |
|
|
|
中小学音乐教材演奏与指挥 |
|
|
|
|
|
|
H |
|
|
|
H |
|
|
|
M |
|
|
M |
|
|
|
器乐Ⅰ |
|
M |
|
|
|
|
|
M |
|
|
|
|
|
|
M |
|
M |
|
|
|
|
剧目排练 |
|
|
|
|
H |
|
M |
|
|
|
|
|
|
|
|
|
M |
|
|
M |
|
外国代表性舞蹈 |
|
|
|
|
|
|
M |
|
|
|
L |
|
|
|
L |
|
M |
|
|
|
|
少数民族舞蹈 |
|
|
|
|
H |
M |
|
|
|
|
H |
|
|
|
M |
|
|
|
|
|
|
秦东民间舞蹈与音乐 |
|
|
|
|
H |
M |
|
|
|
|
|
|
|
|
L |
|
|
M |
|
|
|
素质教育舞蹈课 |
|
|
M |
|
|
M |
|
|
|
|
H |
|
|
|
M |
|
|
|
|
|
|
西北特色舞蹈 |
|
|
|
|
|
H |
|
|
|
M |
|
|
|
|
|
M |
|
|
M |
|
|
舞蹈学科教学论 |
|
|
H |
|
|
M |
|
|
|
|
H |
|
|
|
|
|
|
M |
|
|
|
舞蹈欣赏 |
|
|
|
|
H |
|
|
|
|
L |
|
|
|
|
|
|
M |
M |
|
|
|
现代舞Ⅱ |
|
|
M |
|
|
|
H |
|
|
|
L |
|
|
|
|
M |
|
|
|
|
|
现代舞Ⅰ |
|
|
M |
|
|
M |
|
|
|
|
L |
|
|
|
|
M |
|
|
|
|
|
舞蹈编导Ⅱ |
|
|
|
|
|
H |
|
|
M |
|
|
|
|
|
M |
|
|
M |
|
|
|
舞蹈编导Ⅰ |
|
|
|
|
|
H |
|
|
M |
|
|
|
|
|
M |
|
|
M |
|
|
|
少儿舞蹈创编 |
|
|
|
|
|
M |
|
|
M |
|
|
|
|
|
|
M |
|
M |
|
|
|
器乐Ⅱ |
|
M |
|
|
|
|
|
M |
|
|
|
|
|
M |
|
|
M |
|
|
|
|
外国舞蹈史Ⅰ |
|
|
|
|
|
H |
|
L |
|
|
M |
|
|
|
|
|
|
|
M |
|
|
实践教学模块 |
军事训练 |
M |
|
|
|
|
|
|
|
|
|
|
|
|
|
|
H |
L |
|
|
|
M |
军事理论 |
|
|
|
|
|
|
|
M |
|
|
|
|
|
|
|
|
|
M |
|
|
L |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与咨询 |
|
M |
H |
|
|
|
|
|
|
|
|
|
|
|
|
|
|
|
|
H |
M |
职业生涯规划 及就业指导 |
|
|
H |
|
|
|
|
|
|
|
|
|
|
|
|
L |
H |
|
|
|
M |
专业必读书目阅读 |
|
|
|
|
M |
H |
|
|
|
|
|
|
|
|
|
|
H |
|
H |
|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
|
|
|
L |
|
|
|
|
|
H |
|
|
M |
|
|
|
M |
|
|
|
|
教育见习 |
|
|
L |
|
|
|
|
|
H |
|
|
H |
|
|
|
|
|
|
|
|
H |
教育实习 |
|
|
H |
|
|
|
|
|
|
H |
|
H |
|
|
|
|
|
|
|
|
H |
教学研习 |
|
M |
|
|
|
|
|
|
|
|
H |
|
L |
|
|
|
|
H |
|
|
|
毕业论文 |
|
|
|
|
|
M |
|
|
|
|
M |
|
|
|
|
|
|
H |
H |
|
|
第二课堂 |
|
|
|
M |
|
|
|
|
|
L |
|
|
|
|
|
H |
|
|
|
H |
|
说明:该矩阵中用★表示对于每项毕业要求达成关联度最高的课程。
八、课程体系学分结构表
|
课程类别 |
理论教学 |
实验实践教学 |
学分小计 |
学分比例 |
总比例 |
必修 |
选修 |
必修 |
选修 |
理论教学 |
通识教育 |
48 |
|
|
|
48 |
|
29.% |
|
|
教师教育 |
13 |
2 |
|
|
13 |
2 |
7.8% |
1.2% |
|
学科基础课程 |
|
|
19 |
|
19 |
|
11.3% |
|
|
专业课程 |
|
|
37 |
18 |
37 |
18 |
22% |
11.% |
|
实践教学 |
实验课(单独开设实验、课内实验) |
|
|
|
|
|
|
|
|
|
课内实践 |
|
|
|
|
—— |
—— |
—— |
—— |
集中实践环节 |
|
|
30 |
|
—30— |
—— |
—18%— |
—— |
合计 |
63 |
104 |
167 |
|
|
注:1.主要集中实践环节学分,只填写学分及学分比例,学时及学时比例不需要填写。
2.课内实践算学分不算学时,学时及学时比例不需要填写。
其中:
类别(认证要求) |
学时 |
学分数 |
所占比例例 |
教师教育类课程(必修≥13学分,总学分≥15 学分分) |
224 |
必修13,选修2 |
9.09% |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通识教育课程(学分≥10%) |
936 |
48 |
29.09% |
学科专业课程(学分≥40%):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 |
1342 |
74 |
44.85% |
教育实践(≥18 周) |
18周 |
30 |
18% |
总课时(通识教育课程 + 学科专业课程) |
|
2502 |
|
九、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
(一)通识教育
课程类别 |
课程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开设 学期 |
理论 |
实验 |
实践 |
共计 |
通识教育 |
必 修 |
N0000110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0 |
|
16 |
56 |
考试 |
1 |
080011002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3 |
40 |
|
16 |
56 |
考试 |
2 |
N000011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0 |
|
16 |
56 |
考试 |
3 |
N080011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
16 |
64 |
考试 |
4 |
T150011013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48 |
|
16 |
64 |
考试 |
4 |
080011005 |
形势与政策 |
2 |
64 |
|
|
64 |
考查 |
1-8 |
030011001 |
大学英语(1) |
4 |
64 |
|
|
64 |
考试 |
1 |
030011002 |
大学英语(2) |
4 |
64 |
|
|
64 |
考试 |
2 |
030011003 |
大学英语(3) |
4 |
64 |
|
|
64 |
考试 |
3 |
030011004 |
大学英语(4) |
2 |
32 |
|
|
32 |
考试 |
4 |
100011001 |
大学体育(1) |
1 |
32 |
|
|
32 |
考查 |
1 |
100011002 |
大学体育(2) |
1 |
32 |
|
|
32 |
考查 |
2 |
100011003 |
大学体育(3) |
1 |
32 |
|
|
32 |
考查 |
3 |
100011004 |
大学体育(4) |
1 |
32 |
|
|
32 |
考查 |
4 |
070011001 |
信息技术素养(文) |
2 |
16 |
|
32 |
48 |
考试 |
1 |
240011001 |
军事理论 |
2 |
32 |
|
|
32 |
考试 |
1 |
22001100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
|
32 |
考查 |
1 |
220011002 |
创新创业基础 |
2 |
32 |
|
|
32 |
考试 |
6 |
T020011018 |
国家安全教育 |
1 |
8 |
|
8 |
16 |
考查 |
1 |
240011003 |
劳动教育 |
2 |
16 |
|
16 |
32 |
考查 |
1-6 |
220011003 |
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 |
2 |
32 |
|
|
32 |
考查 |
1-6 |
|
小计 |
48 |
800 |
|
136 |
936 |
|
|
选 修 |
|
人文社科类 |
6 |
非文学类学生限定选修大学语文;非艺术类学生限定选修2门艺术鉴赏类课程;非体育类三年级学生限定选修1学分体育类课程;文科学生选修1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理工科学生选修1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
|
|
|
自然科学类 |
|
|
|
教师教育类 |
|
|
|
艺术体育类 |
|
|
|
创新创业类 |
|
|
|
地方文化类 |
|
|
|
“互联网+”类 |
|
|
|
|
|
|
|
|
|
|
|
(二)教师教育
课程类别 |
课程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学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开设 学期 |
理论 |
实验 |
实践 |
共计 |
教师教育课程 育 |
必修课程 |
T020011001 |
心理学基础 |
2 |
32 |
|
|
32 |
考试 |
1 |
T020011002 |
教育学基础 |
2 |
32 |
|
|
32 |
考试 |
2 |
T020011003 |
现代教育技术 |
2 |
16 |
32 |
|
48 |
考查 |
2 |
T020011014 |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
1 |
16 |
|
|
16 |
考查 |
3 |
T020011004 |
教育心理学 |
2 |
32 |
|
|
32 |
考试 |
3 |
T020011005 |
德育与班级管理 |
2 |
32 |
|
|
32 |
考试 |
3 |
T020011006 |
教师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 |
2 |
32 |
|
|
32 |
考试 |
4 |
小计 |
13 |
192 |
32 |
|
224 |
|
|
选修课程 |
T020011008 |
三笔字 |
1 |
|
|
32 |
32 |
考查 |
3 |
T020011009 |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 |
1 |
|
|
32 |
32 |
考查 |
4 |
T020011010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1 |
|
|
32 |
32 |
考查 |
5 |
T020011011 |
校本课程开发 |
1 |
|
|
32 |
32 |
考查 |
5 |
T020011012 |
中外基础教育比较 |
1 |
|
|
32 |
32 |
考查 |
6 |
T020011013 |
中学综合实践指导 |
1 |
|
|
32 |
32 |
考查 |
6 |
小计 |
2 |
|
|
|
|
|
|
(三)学科专业教育
课程类别 |
课程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开设 学期 |
理论 |
实验 |
实践 |
共计 |
学科专业教育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课程 |
105022001 |
芭蕾基训I |
3 |
4 |
|
56 |
60 |
考试 |
1 |
105022002 |
芭蕾基训Ⅱ |
3 |
4 |
|
60 |
64 |
考试 |
2 |
105022003 |
中国古典舞身韵I |
3 |
4 |
|
60 |
64 |
考试 |
3 |
105022004 |
中国古典舞身韵Ⅱ |
3 |
4 |
|
60 |
64 |
考试 |
4 |
105022005 |
中国民族民间舞I |
1 |
4 |
|
26 |
30 |
考试 |
1 |
105022006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Ⅱ |
3 |
4 |
|
60 |
64 |
考试 |
2 |
105022007 |
舞蹈素质 |
1 |
4 |
|
26 |
30 |
考试 |
1 |
105022008 |
舞蹈技巧 |
1 |
4 |
|
28 |
32 |
考试 |
2 |
105022009 |
中国古代舞蹈史 |
1 |
30 |
|
|
30 |
考试 |
1 |
小计 |
19 |
62 |
|
376 |
438 |
|
|
专业课程 |
必修课程 |
105031001 |
舞蹈学科教学论 |
2 |
16 |
|
16 |
32 |
考试 |
5 |
105031002 |
师范生中小学舞蹈研课的理论与实践 |
3 |
32 |
|
32 |
64 |
考试 |
5 |
105031003 |
中学舞蹈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1 |
16 |
|
|
16 |
考试 |
6 |
105031004 |
中学舞蹈教学专题 |
1 |
16 |
|
|
16 |
考试 |
6 |
105031006 |
芭蕾基训Ⅲ |
3 |
4 |
|
60 |
64 |
考试 |
3 |
105031007 |
芭蕾基训Ⅳ |
3 |
4 |
|
60 |
64 |
考试 |
4 |
105031008 |
中国古典舞I |
3 |
4 |
|
60 |
64 |
考试 |
5 |
105031009 |
中国古典舞Ⅱ |
3 |
4 |
|
60 |
64 |
考试 |
6 |
1050310011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Ⅲ |
3 |
4 |
|
60 |
64 |
考试 |
3 |
105031012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Ⅳ |
3 |
4 |
|
60 |
64 |
考试 |
4 |
105031013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Ⅴ |
2 |
4 |
|
28 |
32 |
考试 |
5 |
105031014 |
舞蹈概论 |
2 |
32 |
|
|
32 |
考试 |
6 |
105031015 |
中国现当代舞蹈史 |
2 |
32 |
|
|
32 |
考试 |
2 |
105031016 |
舞蹈解剖学 |
2 |
32 |
|
|
32 |
考试 |
3 |
105031017 |
外国舞蹈史I |
2 |
32 |
|
|
32 |
考试 |
4 |
105031018 |
外国舞蹈史Ⅱ |
2 |
32 |
|
|
32 |
考试 |
5 |
小计 |
37 |
268 |
|
436 |
704 |
|
|
选修课程 |
限选课程 |
模块1(理论) |
从下列课程中选修(2)学分(课组号:01) |
105032001 |
中国舞蹈历史与文化研究 |
1 |
16 |
|
|
16 |
考查 |
3 |
105032002 |
西方芭蕾与现代舞 |
1 |
16 |
|
|
16 |
考查 |
4 |
105032003 |
中国舞蹈美学史与西方美学史 |
1 |
16 |
|
|
16 |
考查 |
5 |
105032004 |
中外舞蹈文化鉴赏 |
1 |
16 |
|
|
16 |
考查 |
6 |
小计 |
2 |
32 |
|
|
32 |
|
|
模块2(编创) |
从下列课程中选修(2)学分(课组号:02) |
105032005 |
民间舞素材与采风 |
1 |
8 |
|
8 |
16 |
考查 |
3 |
105032006 |
中国古典舞(水袖、剑舞) |
1 |
8 |
|
8 |
16 |
考查 |
4 |
105032007 |
中国舞编舞技法Ⅰ |
1 |
8 |
|
8 |
16 |
考查 |
5 |
105032008 |
中国舞编舞技法Ⅱ |
1 |
8 |
|
8 |
16 |
考查 |
6 |
小计 |
2 |
16 |
|
16 |
32 |
|
|
模块3(表演) |
从下列课程中选修(2)学分(课组号:03) |
10503209 |
舞台实践与舞蹈表演Ⅰ |
1 |
4 |
|
12 |
16 |
考查 |
3 |
105032010 |
秦东地域民间舞蹈※ |
1 |
4 |
|
12 |
16 |
考查 |
5 |
105032011 |
舞台实践与舞蹈表演Ⅱ |
1 |
4 |
|
12 |
16 |
考查 |
4 |
105032012 |
经典舞蹈表演 |
1 |
4 |
|
12 |
16 |
考查 |
6 |
小计 |
2 |
8 |
|
24 |
32 |
|
|
模块4(教师教育) |
从下列课程中选修(3)学分(课组号:04) |
105032013 |
中小学名师示范课★ |
1 |
8 |
|
8 |
16 |
考查 |
3 |
105032014 |
中小学舞蹈说课训练★ |
1 |
8 |
|
8 |
16 |
考查 |
5 |
105032015 |
课堂观察与课堂教学评价★ |
1 |
8 |
|
8 |
16 |
考查 |
4 |
105032016 |
中小学舞蹈课型研究★ |
1 |
8 |
|
8 |
16 |
考查 |
2 |
105032017 |
舞蹈考级组合与中小学舞蹈教学 |
1 |
8 |
|
8 |
16 |
考查 |
6 |
105032018 |
小荷风采与中小学舞蹈教学 |
1 |
8 |
|
8 |
16 |
考查 |
5-8 |
105032019 |
非遗与中小学舞蹈教学※ |
1 |
8 |
|
8 |
16 |
考查 |
8 |
小计 |
3 |
24 |
|
24 |
48 |
|
|
任选课程 |
从下列课程中选修(15)学分 |
105033001 |
现代舞Ⅰ |
2 |
4 |
|
28 |
32 |
考试 |
5 |
105033002 |
现代舞Ⅱ |
2 |
4 |
|
28 |
32 |
考试 |
6 |
105033003 |
舞蹈编导Ⅰ |
2 |
10 |
|
22 |
32 |
考试 |
5 |
105033004 |
舞蹈编导Ⅱ |
2 |
10 |
|
22 |
32 |
考试 |
6 |
105033005 |
群众性舞蹈编创 |
1 |
10 |
|
22 |
32 |
考试 |
5-7 |
105033006 |
外国代表性舞蹈 |
2 |
4 |
|
28 |
32 |
考试 |
6 |
105033007 |
少数民族舞蹈 |
2 |
4 |
|
28 |
32 |
考试 |
4 |
105033008 |
西北特色舞蹈 |
2 |
4 |
|
28 |
32 |
考试 |
5 |
105033009 |
素质教育舞蹈课 |
1 |
32 |
|
|
32 |
考查 |
6-7 |
105033010 |
剧目排练 |
2 |
|
|
32 |
32 |
考试 |
6 |
105033011 |
中小学音乐欣赏 |
1 |
32 |
|
|
32 |
考查 |
4 |
105033012 |
器乐I |
2 |
8 |
|
56 |
64 |
考试 |
2 |
105033013 |
舞蹈美学 |
1 |
32 |
|
32 |
32 |
考查 |
3 |
105033014 |
器乐II |
2 |
8 |
|
56 |
64 |
考试 |
3 |
105033015 |
化妆与造型 |
1 |
10 |
|
22 |
32 |
考查 |
3 |
105033016 |
舞蹈欣赏 |
1 |
32 |
|
|
32 |
考查 |
4 |
105033017 |
体育舞蹈 |
1 |
4 |
|
28 |
32 |
考查 |
4 |
105033018 |
乐理与视唱 |
1 |
32 |
|
|
32 |
考试 |
1 |
105033019 |
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演唱 |
1 |
4 |
|
28 |
32 |
考试 |
5 |
105033020 |
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演奏与指挥 |
1 |
4 |
|
28 |
32 |
考试 |
6 |
105033021 |
文献索引 |
1 |
18(9) |
|
18(9周) |
18(9周) |
考查 |
5-8 |
105033022 |
流行舞 |
1 |
|
|
32 |
32 |
考试 |
5 |
105033023 |
秦东民间舞蹈与音乐 |
1 |
|
|
32 |
32 |
考试 |
5 |
105033024 |
少儿舞蹈创编 |
1 |
|
|
16 |
16 |
考查 |
6 |
105033025 |
艺术实践课 |
1 |
|
|
16 |
16 |
考查 |
1-8 |
105033026 |
早功与毯子功 |
1 |
4 |
|
12 |
16 |
考查 |
1-6 |
105033027 |
艺术实践—舞蹈团排练I |
1 |
|
|
32 |
32 |
考查 |
1-8 |
105033028 |
艺术实践—舞蹈团排练Ⅱ |
1 |
|
|
32 |
32 |
考查 |
1-8 |
105033029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Ⅵ |
2 |
4 |
|
28 |
32 |
考试 |
6 |
小 计(至少选15学分) |
15 |
|
|
|
168 |
|
|
(四)集中实践环节(必修30学分)
课程类别 |
课程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开设 学期 |
理论 |
实验 |
实践 |
共计 |
基础实践 |
240051001 |
军事技能 |
2 |
|
|
2周 |
|
考查 |
1 |
专业实践 |
105051001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
1 |
16 |
|
16 |
32 |
考查 |
3-8 |
105051002 |
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 |
1 |
16 |
|
16 |
|
考查 |
3-6 |
105051003 |
艺术实践(含舞蹈比赛、专场晚会、毕业晚会等) |
1 |
|
|
8周 |
|
考查 |
1-8 |
教育实践 |
105052001 |
教育见习 |
1 |
|
|
2周 |
|
考查 |
1-6 |
105052002 |
教育实习 |
14 |
|
|
14周 |
14周 |
考查 |
7-8 |
105052003 |
教育研习 |
1 |
|
|
2周 |
2周 |
考查 |
7-8 |
综合实践 |
105053001 |
专业综合实训 |
1 |
|
|
2周 |
|
考查 |
1-8 |
105053002 |
毕业论文(设计) |
8 |
|
|
8周 |
8周 |
考查 |
7-8 |
(五)建议各学期修读学分分布:
学年 |
一 |
二 |
三 |
四 |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建议修读学分 |
25 |
25 |
25 |
25 |
25 |
23 |
15 |
4 |